
11月3日,大连,青年创业国际论坛。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KAB项目主管琳达·迪伦,在线上发布并介绍了KAB项目对全球青年就业创业方面的相关情况报告。

11月3日,大连,青年创业国际论坛。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总干事董时介绍了18年来中国KAB创业教育项目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上的成果。

11月3日,大连,青年创业国际论坛。哥斯达黎加KAB专家、公共教育部国家顾问莱迪·阿马多·卡斯特罗介绍了在哥斯达黎加如何实施KAB项目。

11月3日,大连,青年创业国际论坛。巴基斯坦创业教育专家、KAB高级培训师萨达夫·阿比德介绍了项目过去的实施情况及未来计划。

11月3日,大连,青年创业国际论坛。塞舌尔KAB专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和创业司司长让·阿尔辛多介绍了塞舌尔群岛本地情况以及项目的引入、实施和未来计划。

11月3日,大连,青年创业国际论坛。南非KAB专家、基础教育部DBE-E3处主管里娅·德维瑞斯讨论了从KAB计划到企业家思维的建立。

11月3日,大连,青年创业国际论坛。斯里兰卡KAB创业教育项目高级培训师阿吉特·拉那辛哈分享了项目本地化定制的经验。

11月3日,大连,青年创业国际论坛。印度尼西亚KAB专家、SIYB协会高级培训师丽尼·瓦胡·哈里尼介绍印度尼西亚KAB教育情况。

11月3日,大连,青年创业国际论坛。墨西哥KAB创业教育专家巴勃罗·弗洛雷斯线上介绍情况。

11月3日,大连,青年创业国际论坛。马来西亚KAB专家、敦胡先翁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学院讲师莫哈德·阿克迈勒·罗希亚线上介绍情况。
青年正通过撬动自己来撬动世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张渺 李若一
11月2日,在北京开往大连的高铁上,塞拉利昂青年穆罕默德·福迪所在的车厢异常热闹。
他与同行的外国朋友在列车上购买了几件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物品,没想到在支付时遇到了一个小“难题”:因为只有外国护照,穆罕默德·福迪和同行的外国朋友只能用现金付账,无法使用电子支付;又因为绝大部分乘客使用电子支付,列车员身边没有足够的现金零钱,于是,全车厢的乘客开始热情地为这笔交易凑零钱……
穆罕默德·福迪和朋友在时速超过200公里的列车上连连惊叹数字技术给生活带来的飞速而深刻的改变。
改变!这不仅是穆罕默德·福迪这些天的感受,也是他与来自全球的创业青年们这些天最常谈论的话题,更是人们从这些创业青年身上获得的最直观的感受。
作为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典型项目青年骨干代表,穆罕默德·福迪在北京参加完2023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后,受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组委会邀请,11月2日到6日,和其他青年骨干代表一起赴辽宁参加全球发展青年先锋交流营。在此期间,他们还参加了在大连举办的青年创业国际论坛,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创新创业赋能青年发展。
“纵观世界历史,无数创业者用自己的创新创造为人类发展解决了难题,为改善民生福祉提供了助力。当今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破解世界发展难题,迫切需要创新引领和创业推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徐晓在青年创业国际论坛致辞中说。本次论坛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国际劳工组织、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国全球青年体面工作倡议主办。
在大连的5天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业青年代表一边参观一边交流分享,他们的故事中源源不断地涌现着创新的力量,他们也在用这股力量影响和改变着世界。
改变自己:青年是最有力的学习者
“根据全球创业监测的统计数据,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有可能创办或者经营新的企业。”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副局长戴晓初在论坛上说。
为什么是年轻人?
“年轻人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创业群体。”来自中国的创业青年、弘润清源创始人兼CEO林腾宇说,“创业这件事,不会因为你是年轻人就对你降低难度,反而,会面临更大挑战。”不过,跟年长者相比,年轻人有着更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更旺盛的学习精力,持续学习可以帮助年轻人减少创业过程中的风险。
在几天的论坛采访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强烈地感受到,这些创业青年尽管来自世界各地,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最有力的学习者,有着强烈的革新和改变自己的愿望,并为此投入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上高中时,我进入了一个大公司,我在那里自学了很多知识,正是通过这些知识,我获得了一个参加国际项目的机会。”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典型项目青年骨干代表、来自加纳的约瑟夫·佐图说。正是通过学习,他获得了更多机会,同时也结识了很多跟自己一样的年轻人,他们共同开启了一个项目,让更多非洲青年拥有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并由此促进他们的就业。
不过,青年创业者的学习还有些不同,他们的学习与实践结合得更紧密,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往往与否定和挫折相伴相随。
来自中国的00后创业者王振阳是杭州问尔信息技术公司项目负责人。刚刚20岁出头的王振阳对自己的创业之路有着冷静而清醒的分析。
王振阳把自己的创业之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腔热血”,那个时候整个团队刚刚想清楚“产品逻辑”,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每个人内心都充满理想,像给自己打了鸡血一样,每天都在学新东西,很兴奋。”
第二阶段是产品与市场和用户做匹配的阶段,“到了这个时候才发现,有理念是一回事,产品能不能打动用户是另外一回事。”王振阳说,所以团队开始不断了解用户的需求,不断给自己充电,做更酷的界面,做更直接的用户交互流程,然后再被用户否定,再进行修改……
“2022年,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前前后后迭代了10多个版本,平均每个月就有一个新版本。”王振阳说,要想留住用户,必须经历不断被否定、不断再修改的过程。
10多次的迭代就是对产品10多次的否定和改进,“如果把我们第一代和第十代的产品摆在面前,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产品。”王振阳说。
产品经历了迭代,创业者们同样也经历了否定和改进,有如破茧重生。不过,“这也应该是年轻人创业的优势”,林腾宇说,“年轻人接受速度更快,受到挫折之后能很快爬起来,就跟小孩子受伤比成年人愈合得更快一样。”
学习、颠覆、再学习、再颠覆成了青年创业者的必经之路,也成了必修课。
26岁的吴彩丽长期关注青年就业创业。2013年她加入文莱理工学院,成为一名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讲师。吴彩丽认为,青年应该跳出舒适圈,勇于尝试自己认知外的新领域。“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一份报告显示,到2025年,将有8500种职业被机器取代,但也将诞生9700种新职业。是时候作出改变了。”她说。
“之前坐在西二旗,现在用脚丈量诗和远方。”8年前的林璐从没想到新闻科班出身的自己,现在不仅会运营,会核算成本,甚至还懂装修。
“前互联网大厂员工”“名校毕业”“传统媒体人”是那时林璐身上的标签,但是自从创业扎进民宿管理这个行当之后,不断“从0到1”,成了家常便饭。
不过回头再看时,流了多少泪水和汗水似乎已经记不清了,敢于刷新自己、改变自己成了青年创业者最大的财富。
改变世界:“点燃1%,影响99%”
改变了自己的青年正在试图影响更多的人。
刚进入大学,李博便开始进行各种创业实践,“我参加的第一个校内的创新创业大赛就是由学长带着完成的。”现在的李博已经是辽宁美秀图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因为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经常获奖,李博有机会入选多个创业训练营。在训练营中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找到更多奋斗的同行者。“点燃1%,影响99%”是训练营培训中对李博影响最大的一句话。
“我有幸成为被点燃的1%,我想去影响99%。”大二时,李博在学校创立了一个社团,想降低创业门槛,让更多的同学接受创新创业的思想,一起学习,通过社团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或者创业实践,让更多的同学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少走弯路。
这是一种朋辈的力量。
青年是有活力的,而创新创业的青年更是一群充满激情、有热度、有想法的青年。江南大学草鼋新生态创业项目创始人、包头市青年讲师团成员包贺喜格吐说。
在采访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感受到这些投身于创新创业的年轻人的又一个共同点,他们身上有一种类似“火种”的精神。
“大多数的行业和工作机会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和农村青年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说起这个话题时,32岁的因坦·拉祖尔迪尼的语气有些惋惜。
因坦·拉祖尔迪尼来自印度尼西亚,是一家社会企业的领导者之一,2017年,她发现,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年轻人缺乏当地的工作机会,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拼,农村也只剩下留守的老人。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因坦·拉祖尔迪尼参与并发起了通过电子商务改善印度尼西亚农村社区生活的项目。
“我们为农村青年提供培训,使他们在掌握了电子商务技能后,能够采用远程办公的形式与印度尼西亚的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在因坦·拉祖尔迪尼看来,为农村地区的青年提供平等机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身为年轻人的她,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更多的青年争取到平等就业的权利。截至目前,因坦·拉祖尔迪尼领导的项目已经拥有了70多名员工,并对1300多名青年进行了技能培训,同时为印尼5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服务。
“通过我们的努力,现在已经有一大批年轻人愿意留在家乡工作。我相信在未来,我们可以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可以一起把农村变得更好。”因坦·拉祖尔迪尼说。
阿基米德曾有一句经典语录,“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也常用来形容年轻人勇往直前的勇气。
不过经由创业磨砺过的年轻人似乎更加脚踏实地。“我有一个观点,我们这一代人在现在这样的年纪,可以更多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改变身边人。”王振阳说。
在王振阳看来,用青年熟悉的语言和方法影响同龄人,让身边的年轻人养成向上向善的好习惯,用更积极的态度看待世界是更为实在的事,“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杠杆,上亿青年,每个人有一点点的改变,最终会带给这个世界很大的改变。”
青年正通过撬动自己来撬动世界。
(实习生刘思茜对本文亦有贡献)
——————————
来!为全球青年打造创业生态系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李若一 樊未晨
“这个会场有多少企业家?请举手,谢谢。”
11月3日在大连召开的青年创业国际论坛上,国际劳工组织高级青年就业专家苏珊娜·普埃尔托·冈萨雷斯站在台上问道。
台下坐着的,是100多位嘉宾,他们中有国际劳工组织官员和高级别专家,多国青年组织负责人,10个国家KAB项目负责人,还有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典型项目青年代表和创业青年代表……
在这场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国际劳工组织、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国全球青年体面工作倡议主办的论坛上,嘉宾们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创新创业赋能青年发展。
在场超过一半人都举起了手。他们大多是青年创业者,也是苏珊娜始终关心的群体。
如何为全球青年打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这是苏珊娜当天聚焦的话题。
如今,青年人的就业问题持续成为全球的挑战。国际劳工组织一直致力于促进全球青年创业就业,推动创业有望促进创新,搭建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案,助力经济增长并创造体面的就业,从而帮助人们摆脱贫困。
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副局长戴晓初分析,年轻的企业家面临知识、技能、人脉、资金等诸多障碍。释放年轻企业家的潜力,首先需要有利的宏观经济和商业环境,其次需要在市场准入、网络知识技术方面投入,最后需要有资金支持。
多年来,苏珊娜持续关注联合国青年创业项目产生的影响。数据显示,商业实践培训让青年创业者能更有效地生产产品,降低成本并增加利润率;营销实践培训帮助青年创业者学会如何吸引新客户并增加销售量,同时,客户研究、成本核算和规划,可帮助企业确定是否引进更畅销的新产品;创业者学会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也能更受潜在投资者的青睐。总体而言,通过全面培训,可以使年轻人获得更大的动力,使他们能够培养起创业思维。
“这些措施综合起来,能帮青年创业者更好地应对商业冲击,从而更有可能在经济低迷时生存下来。”苏珊娜说。“有证据表明,对年轻人进行的商业技能培训和创业促进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对提高就业和收入有积极影响。”
苏珊娜的同事、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KAB项目主管琳达·迪伦也持同样的观点:“更为重要的就是我们要考虑到投资年轻人。”
国际劳工组织“Know About Business”(简称KAB,意为“了解企业”)教育项目旨在通过国际合作探索服务青年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获得本地政府的支持,提高这些青年人的技能,帮助他们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琳达说。
论坛期间,来自10个国家的KAB项目负责人都认同创业对于青年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分别展示了各地为培养青年人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所作出的努力。
南非KAB专家、基础教育部DBE-E3处主管里娅·德维瑞斯展示了一张南非儿童的照片。屏幕上那个名叫特博戈的孩子,在极偏远的农村读书。据德维瑞斯形容,在南非,100个这样的孩子中,平均只有不到60人能够从中学毕业,只有14人能考上大学。
“在南非15-36岁的年轻人当中,50%的人没有学上,没有工作,也没有接受过培训。”德维瑞斯说。
在她看来,对青年人创业精神的培训应当从小抓起,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
哥斯达黎加KAB专家、公共教育部国家顾问莱迪·阿马多·卡斯特罗介绍了在哥斯达黎加如何实施KAB项目;巴基斯坦创业教育专家、KAB高级培训师萨达夫·阿比德介绍了项目过去的实施情况及未来计划;斯里兰卡KAB创业教育项目高级培训师阿吉特·拉那辛哈分享了项目本地化定制的经验。
而在由115个大小岛屿组成的塞舌尔,金融、旅游和海洋经济,构成了这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塞舌尔KAB专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和创业司司长让·阿尔辛多提到,创业教育正在融入当地教育的不同阶段。
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为青年创业带来了挑战,但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徐晓介绍,2014年以来,在中国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大学生创业者超过500万人。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应用服务业等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行业中,青年占比均超过50%。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创业项目,还关注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尤其是青年人对于社会发展、社会责任方面的影响。”中国KAB专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葛建新说,
她在现场分享了来自中国的2022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项目:该行动历时多月,有超百所高校推荐的千余个项目参与,进入专题展示环节的项目涉及284所高校、1081个创业项目。她和她的团队采访调研了全国各地的青年企业家,她发现,AI、大数据、新能源、文旅、高新技术、生物医疗等行业,是时下青年人创业的热门行业。
“他们创业最大的动力是希望自我实现,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其次是兴趣使然,只有一小部分人是抱着尝试的心态进入创业大潮当中的。”葛建新还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对象,在成功之前经历过“反复失败”。
苏珊娜注意到,已经有很多年轻人了解了创业的价值。她还提起了“斜杠青年”这个中文概念,“斜杠青年有更多的职业选择”。
当前,中国青年学生正在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浪潮。对此,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总干事董时在论坛上表示,“这和国家政策引导支持息息相关,和整个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发展息息相关”。
在中国,自2005年引进KAB项目以来,已经对接创孵机构,累计发放了上千万元的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孵化了600多个创业项目。目前,全国430所高校成立了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持续举办了40多期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和大学生微创营,对5000多名 |